受到“最高级别关注”的区块链,重在“链上”实体经济| 新京报快评
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、点对点传输、共识机制、加密算法……与区块链相关的术语听起来深奥,但前景却很广阔,如有望撬动互联网基本形态从“信息互联网”向“信任互联网”演进,助益网络空间治理,也带动很多互联网产业变革。
▲图/新京报网
文 |肖磊
区块链以“出圈”之势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10月24日下午,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集体学习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,明确主攻方向,加大投入力度,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。
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,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正加速突破应用的背景下,这番话确有大义存焉。
加速区块链技术应用,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深度参与
从会后的信息传达来看,中央对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划。
首先是给区块链技术做了定性:1,全球性争夺技术;2,对整个技术和产业领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;3,中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,区块链技术未来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。
二是明确了发展目标:走在理论最前沿、占据创新制高点、取得产业新优势,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。
三是指出了当前需要深化的应用领域:数字金融、物联网、智能制造、供应链管理、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。
▲图/新京报网
特别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“区块链+”,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、就业、养老、精准脱贫、医疗健康、商品防伪、食品安全、公益、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。
消息发布之后,市场反应强烈。区块链中概股集体大涨,就是直观反映。
长期以来,由于“区块链”发明的目的在于摆脱“中心化”技术驱动的传统数据运行方式,对政府监管有着既排斥又渴望被认可的复杂情绪,这跟监管的关系需要磨合。
而在我看来,区块链的3.0不是技术的突破,而是跟社会和政府的契合参与。如果一项技术无法把社会所有群体和各类组织都席卷进来,这项技术的创新性、革命性就要打个问号。也就是说,要做成真正的区块链大产业,影响数亿人口,乃至带动更广泛的创新,跟政府和社会的参与、对话、协调是绕不开的问题。
“区块链”或将重构国际金融秩序
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、点对点传输、共识机制、加密算法……说起区块链,这些名词恐怕避不开。
术语听起来深奥,但区块链前景却很广阔,影响的也绝非某个产业。比如说,这有望撬动互联网基本形态从“信息互联网”向“信任互联网”演进,进而助益网络空间治理,也带动很多互联网产业变革。
不只是互联网,揆诸当下,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很多实体产业领域,以及电子商务、中国国家级金融机构,都已经在使用。在助力高质量发展、民生领域、智慧城市、互联互通、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方面,这也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价值。去年6月,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就在国内上线。
在当下,美国高科技企业也在试图用“区块链”技术直接跳过“移动支付”,进入到数字货币时代,这样就能对中国移动支付的领先优势进行弯道超车——最近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国会出席听证会时就提出,如果美国监管机构阻止脸书的Libra加密货币项目,那么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将进一步受到中国的威胁。为了契合美国的战略需求,扎克伯格说,Libra将主要支持美元,并相信它将扩大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金融领导地位。
不排除Facebook为了减轻阻力而祭出“中国牌”,但其实中国的数字货币确实已经从理论和技术层面做好了所有准备。
近年来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领域,中国已经有很多政策支持和关注,“区块链”虽然跟人工智能等并列,但并没有得到更重大的重视,所以此次决策层发声,既是顺势而为,也是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,鼓励在这个领域加大创新力度,跟实体结合——这也是最现实的目的。
值得明确的是,从此次会议理念看,中国发展和利用“区块链”技术,依然是基于实体经济,依然是为了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。这也提醒投资者和参与者们,对区块链要理性看待,不要以为只要打着“区块链”的旗号就是创新,就能招摇撞骗。做好底层技术的突破,做好应用上实打实的创新,才能更长久地获得区块链技术红利。
□肖磊(财经评论员)
编辑:孟然 校对:柳宝庆
推荐阅读:
拿摆平不雅照做推荐语,是对“法治人物”评选的误读 | 新京报快评
“被埋男婴”爷爷是民政干部,为何也用“土办法”?| 新京报快评